发布时间:2025-10-15 17:58:15    次浏览
备受瞩目的世界杯赛在巴西如火如荼进行,吸引了无数热爱体育的观众。与此同时,一股全方位了解巴西的热潮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将关注的焦点对准巴西,渴望领略巴西更多的精彩。巴西这片富饶的土地上融合了欧洲白人、非洲黑人以及其他移民文化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产生了极具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活动、艺术形式及文学作品等。下面,我们就来感受一下足球以外的巴西。音乐:除了桑巴,还有巴萨诺瓦巴西作为南美洲最大的拉丁国度,它的音乐文化也如同足球文化一样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当风靡全球的古巴音乐在全世界流行开来之后,它掀起的拉丁音乐风暴不久就首先波及巴西。巴西音乐中高雅奔放的桑巴舞曲、委婉柔美的巴萨诺瓦情歌,一时铺天盖地地刺激着欧美人的听觉神经,巴西音乐以狂热纵情的绚烂魅力征服了全世界。1960年代以前,大多数人对巴西音乐的印象就是头上顶着一篮水果的卡门·米兰达(Carmen Miranda)所代表的桑巴音乐。1950年代,个别听觉开放的巴西人开始认真地欣赏爵士乐,尤其是刚刚在美国西海岸兴起的冷爵士。这种音乐异常柔美舒缓,与热辣喧闹的桑巴音乐形成鲜明对比。1953年,巴西吉他手劳林多·阿尔梅达(Laurindo Almeida)与美国萨克斯风手布德·桑恩克(Bud Shank)合作《Brazilliance》等唱片,开始探索一种新的节奏。而另一位年轻歌手乔安·吉尔伯托(Joao Gilberto)又把这种探索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奠定了日后巴萨诺瓦(Bossa Nova)的风格。他与汤姆·若宾合作的一首《思念满盈》(Chega De Saudade)风靡巴西,标志着一场音乐运动的开始。“巴萨”(Bossa)一词源于里约热内卢的俚语,指的是不受拘束、精明聪慧和才华出众之类的意思。“诺瓦”(Nova)则是葡萄牙语“新”的意思。因此,巴萨诺瓦就可以解释为无拘无束且极富创意的新音乐。巴萨诺瓦保留了巴西古典音乐桑巴动感的优点,而乔安·吉尔伯托所创造的节奏又有一种慵懒流浪的感觉,最终结合造就了巴萨诺瓦的性感与忧郁。巴萨诺瓦中最具知名度、最代表巴西风情的,当属《伊帕内玛女郎》《The Girl From Ipanema》。歌中唱道:“看,多美呀多么优雅/从身边走过那个女子/在海边马路上翩翩起舞/像伊帕内玛的太阳/身着金黄色的女子/她舞动的身躯简直是一首诗/从身边经过的每一个人都比不上她美……”这首歌由维尼修斯·德·莫拉埃斯作词、汤姆·若宾谱曲,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风靡全球,常唱不衰,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巴西美女的形象。 伊帕内玛是里约热内卢一片沙滩的名字,是里约富人和文人墨客的消遣地。据说,维尼修斯和汤姆两个人坐在海滩附近的一个叫做“维罗索”的咖啡馆里,一位美少女从他们眼前经过,香风飘处,两人心旷神怡,就此产生了灵感。《伊帕内玛女郎》一炮走红,成为巴萨诺瓦这种音乐形式的代名词。歌中描述的女郎名叫埃洛伊萨·平托,昵称埃洛,当年19岁,身材高挑,绿色眼睛,金色长发。她经常到维罗索咖啡馆为妈妈买烟。后来,埃洛仍然经常经过维罗索咖啡馆,或许也经常听到《伊帕内玛女郎》,但是她一直不知道自己就是歌里所描绘的那个女孩。直到歌曲发表3年之后,汤姆才有机会告诉她,埃洛就是“伊帕内玛女郎”。遗址:拥有19处世界文化遗产巴西有19处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的是伊瓜苏国家公园。它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壮观的瀑布,宽达1.7英里,有275股大大小小的瀑布。这里还有数种濒临灭绝的物种,包括大水獭和食蚁兽。除了伊瓜苏国家公司、欧鲁普雷图历史名镇、奥林达历史中心、巴伊亚州的萨尔瓦多历史中心、孔戈尼亚斯的仁慈耶稣圣殿、卡皮瓦拉山国家公园、圣路易斯历史中心、蒂阿曼蒂那城历史中心、黑金城等文化遗产以及亚马孙河中游自然保护区等自然遗产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纪文化遗产。此外,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巴西利亚这座落成27年的城市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是世界对巴西现代建筑设计的最高评价。巴西利亚是巴西的首都,1956年由巴西时任总统儒塞利诺·库比契克力主张,耗费巨资历时41个月建成。该城市以其独特的建筑闻名于世,其总体建设计划由建筑大师卢西奥·科斯塔完成。在灯火通明的夜晚,从空中俯视,巴西利亚宛如一架驶向东方的巨型飞机。整座城市沿垂直的两轴铺开:向机翼南北延伸的公路轴和沿机身东西延伸的纪念碑轴。机头是三权广场,机身是政府机构所在地,机翼则是现代化的立体公路。三权广场左侧是总统府,右侧是联邦最高法院。广场对面是国会参、众两院,两院会议大厅建筑外观如同两只大碗,众议院的碗口朝上,象征“民主”“广开言路”;参议院的碗口朝下,象征“集中民意”。国会的两座28层大楼之间有通道相连,呈“H”形,为葡语“人”的首字母。三权广场上的议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总统府和外交部水晶宫等是巴西利亚的标志性建筑。巴西利亚最高的建筑是高224米的电视塔,比巴黎埃菲尔铁塔低100米,为世界第四高铁塔,重378吨。铁塔瞭望台位于75米处,可容纳150人,游客可免费乘电梯登台。每逢周末铁塔周围有手工艺品市场。市内帕拉诺阿(NOA)湖为人工湖,由四条河流拦截而成,状如“人”字,面积近40平方公里,蓄水量4.91亿立方米,有调节气候的作用。湖区人口约50万。湖岸长80公里,沿岸分布着45个娱乐和运动俱乐部。巴西利亚总人口约200万,有小学464所、中学84所、大学10所,剧院15家,电影院20家,博物馆13个,艺术馆19个。此外,2012年,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凭借独特的景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因此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首个入选自然景观类别的城市。里约热内卢位于巴西国土的东南部,坐落在美丽的瓜纳巴拉海湾,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是巴西和世界著名的旅游观光胜地。文学:“贫苦的文学邻居”不贫苦与拉美西语国家的作家多集中于对广阔的社会变迁的外在聚焦不同,巴西作家更具有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倾向,他们普遍更喜欢探讨个人的身份问题,更善于聚焦于个人内心的复杂性。因此,巴西文学很难被放置到拉美文学的框架中来整合,也甚少被外部世界了解,甚至被拉美其他国家武断地称为“一个贫苦的文学邻居”。然而,如果你要了解被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认为是“明日的世界”的巴西;了解为结构主义哲学巨匠、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孕育了诗意而深刻的思想著作的“忧郁的热带”,且被社会学大师吉尔伯托·弗莱里称为神秘莫测的“热带中国”的巴西,你就不能不了解这个南美洲最大的国度的文学,也惟有通过对巴西文学《腹地》的了解,你才能了解这个国家的纵深,它的光荣与悲伤,它的失落与梦想。要深刻了解巴西,马查多·德·阿西斯(1839-1908年)是绕不过去的重要作家,这位“巴西的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巴西文学。他发表于1881年的《布拉斯·库巴斯死后的回忆》是巴西现实主义文学的开山之作。此后,马查多又创作了《金卡斯·博尔巴》《沉默先生》等重要作品。他既描绘了十九世纪末的里约社会,又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反映社会现实。当时的文学评论大家若泽·维利希莫曾赞叹:“读完马查多的书我才明白,即使不谈论印第安人、村野田地,也能成为一名伟大的巴西作家。”作为“巴西的伊利亚特”或“巴西民族主义的圣经”,《腹地》由库尼亚对卡努杜斯农民战争的报道发展而来。在这本书里,记者出身的库尼亚第一次用文字记录了之前不为人知的腹地与腹地人。全书分“土地”、“人民”和“斗争”三部分,分别对巴西的地质环境、人种构成、战争情况做了详尽的描绘,并对巴西的社会问题与民族心理进行了深刻反思。这本书不仅对巴西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从各个角度扩展了巴西文学的疆域,进而对整个拉美大陆的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秘鲁作家略萨正是以《腹地》为基础,创作出了广为人知的《世界末日之战》。受到《腹地》的震动,20世纪初期的一些巴西作家尝试书写这一区域,却将地域主义引向另一个极端,将人物变成了风景的一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加之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推动,1922年,圣保罗知识分子发起了“现代主义文学周”运动,他们要求摒弃对欧洲葡萄牙语语法结构的严格遵从,使文学语言接近于巴西日常口语;在理念上,提出吸收利用西方文明,但要用巴西自己的方式加以转化。简言之,就是要脱离欧洲精英主义的影响,正视巴西其他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社会问题,从多个侧面展示巴西。随后,巴西就出现了如马里奥·德·安德拉德(1893-1945年)的小说《玛库纳伊玛》、曼努埃尔·班德拉(1886-1968年)的诗集《时间的灰烬》等有代表性的作品。但很快,现代主义运动就进入了第二阶段,文学创作由少数精英扩展到了更广泛的层面。出生于巴西东北部的若热·亚马多,正是在这一阶段脱颖而出。亚马多是最为世界熟识的巴西作家,他的作品满足了大多数国外读者对巴西的期待。他最负盛名的小说,则是发表于1958年的《加布里埃拉》。在此后声名鹊起的作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吉马良斯·罗萨。他的作品立足于巴西中部的米纳斯·吉拉斯州,吸收了当地的许多故事与传说,通过对方言俗语的艺术加工,在文学语言上做出巨大创新。在他那部最有代表性的围绕腹地打手里奥巴尔多展开的长篇小说《广阔腹地:条条小路》里,实现了自然风光与人文内涵的结合,展现了独一无二的文学特点。关于巴西可能还有你不知道的说到巴西,除了足球和桑巴狂欢,你还会想到什么呢?事实上,这个国家的背后还有不少有趣之处值得我们深入了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与巴西有关的冷知识。原住民来自亚洲历史学家认为,巴西最早的原住民大约在一万年前从亚洲迁徙而来。最新的研究还表明,早在3.2万年前,来自太平洋一些岛国的居民就到达了巴西。15世纪后半叶,来自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欧洲人首次到达巴西,当时巴西的原住民美洲印第安人大约有3000万人,但如今巴西境内只有大约30万原住民,且他们大多居住在边远偏僻的地区。2007年曾有报告显示,至今仍有至少70个与世隔绝的原始部落生活在巴西的亚马逊雨林里。巴西是南美洲惟一一个主要语言为葡萄牙语、主要文化传承自葡萄牙的国家。巴西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但事实上这个国家的各族方言超过180种。巴西是个多元种族和多元文化的国家,其人口中有54%为欧洲人后裔,39%为欧洲人和黑人的混血儿,6%为黑人,1%为其他种族。巴西人爱用绰号巴西最常见的姓氏是“席尔瓦”(Silva),本届世界杯上的巴西球星内马尔就姓“席尔瓦”。巴西人说葡萄牙语,在起名上也和葡萄牙人类似,姓名都很长。巴西人的名字由三或四部分组成,第一个字节是出生时父母起的名,最后一个字节是父系传下来的姓,中间的那些字节很复杂,可以用教父母的姓名、祖父母的姓名、动物名、地名等。为了让名字容易被人记住,很多巴西人都喜欢用别名、爱称和绰号。例如巴西前任总统卢拉的全名为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卢拉”在葡语中是“鱿鱼”的意思。球王贝利原名埃德森·阿兰特斯·多纳西门托,他的足球生涯是从街头光着脚踢球开始的,由于他的脚法出众,伙伴们喜欢称他为“贝利”,意即“赤脚大王”,他成名后索性沿用这个绰号。拥有全球最美海滩除了拥有19处世界文化遗产外,巴西还拥有全球最美海滩—巴西桑乔湾海滩(Baia do Sancho)。日前,全球最大的旅游者社区与旅行评论网站TripAdvisor评选出的2014年全球最美海滩为巴西桑乔湾海滩,该海滩位于巴西的费尔南多·迪诺罗尼亚岛。这里的海洋公园由21个岛组成,有着绿色玳瑁海龟、鲸鱼、鲨鱼、小丑鱼、海葵和隆头鱼等,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巴西的汽车不烧油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工业国,是化学品、钢材、飞机和汽车的制造大国。巴西也是世界上惟一一个普遍使用乙醇作为汽车燃料的国家。有数据称,全国1800万辆汽车中900万辆用酒精作为燃料。由于巴西过去缺乏石油,但却是全球第一大甘蔗生产国,巴西政府鼓励用甘蔗渣生产生物乙醇代替汽油,同时鼓励居民将使用汽油的汽车改装为使用乙醇的汽车。